李竞:城市空间的旁观者,抽离而又参与其中
发布者:清松设计 点击次数:23964 时间::2021-07-03
“设计过程中,我往往进行着多层身份的转换,通过深度参与了解居住者的需求,考虑方案时,则尽可能成为一个冷静而不完全割裂的旁观者。”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日清设计、副总建筑师/合伙人李竞
我所设计的建筑类型以居住建筑居多,作为长期在一线的设计师,我做设计时会把自己放在第三方角度,随时抽离成若干身份去了解方方面面的需求,既不完全是使用者也不完全是建造方,以便不被束缚,进行多角度、多元化思考。
设计过程中,我往往进行着多层身份的转换,通过深度参与了解居住者的需求,考虑方案时,则尽可能成为一个冷静而不完全割裂的旁观者,更好地把作为旁观者的个人情感和想象合理植入,与其他因素相融合,构建更好的城市空间。
阅读场所文化,设计群体需要的空间
每个场所的文化基底都不太一样,往往附着一层根深蒂固的土地基因。在原有基础上,选取不同阶段文化片段会给予建筑师不同思考,不同的是跟自我结合的方式以及体现设计师自我情感的独特性。
鲁能泰山书院
文化更多是一种传统的叠加或集合。因此,进入一个场所,了解场所的文化基因,首先要深入了解周边社会环境、居住人群,因为这几个要素决定了将来要建设的房子处于什么样的社会框架和背景,而这一框架和背景决定了生活在周边的人将来对建筑的直观印象,这应是最基本的文化思考。
鲁能泰山书院
如同天津鲁能泰山书院项目,所在物理环境是新区,没有任何文化痕迹,地块周边有很多新建大学校区,人群承载了很多文化、生活阅历的传统基因,人文环境底蕴深厚,我们前期的调研可能无法在短期内找到有针对性的点,却可以在群体之中挖掘出某一点共性。因为一旦形成群体意识,通常都是以相对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他们一定希望能有个好的阅读环境以及阅读之后交流的空间或环境。在此基础上再去细究物理性条件,如场地现状、自然景观、可用材料、人员等可用资源,汇总整理出自己的任务书,这是我们团队讨论设计必须要做的功课。
鲁能泰山书院
设计任务的本质就是给不同群体提供发生各种可能性的空间,如售楼处或社区中心等泛居住类型的空间的设计,都需要先理解使用既定空间的人的若干空间行为,加以提炼,从而聚焦到某一简单的空间,在满足资本方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实现更多的空间功能设计,尽可能为真正的空间使用者创建活动的可能性空间。
我的设计里经常会留一些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功能的空间,比如衍生出来跟园林或广场发生关系的空间,这其实是作为设计者所带有的一些设想,通常会留有一定的余地,希望未来使用的人灵活地去使用这个空间。
鲁能泰山书院
一个空间的建成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者、开发商、使用者、材料商,不管是何种身份参与进来,产生一定的空间行为,以此让思想本身或思考过程落地,从而呈现出动线、可留白和交流的空间。
鲁能泰山书院
作为设计者,我们需要综合这许多的资源,并通过前期思考涉及的文化,场所的相关资源以及人群三者之间的联系,往往从自我情感出发用设计来建立一个关系,最终以简单的方式呈现交流的状态,从而呈现人的状态。
螺蛳壳里做道场,空间行为里融入变化
作为一个职业建筑师,在具体的项目中会面临比较多的束缚,很多时候可谓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我仍然认为是可以有作为的,而且某种程度比做单纯的空间意义更积极。
朱家角珠里尚院
在设计时更多的去关注空间行为,并有意识地植入到设计中去,这是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思考方式,而最初对于空间行为的思考应该是来源于我上学时的经历。
我在苏州念书时,每周有两天在园林上写课生。很多同学都在画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角落或局部空间,最开始我不太能感受园林设计的精妙,于是就四处观察,更多是到亭子或长廊里坐一坐,这种不符合一般好学生常规的行为反而为我创造了一种情景。
朱家角珠里尚院
这时的我其实是旁观者角色。我看到同学在太阳大的日子会去找树荫下,背靠着假山石的地方,不希望后面有太多人看;虽然只画局部,但会找能看到很大的场景的角度;园林里的老人和小孩在尽情玩耍等。
在园林里体验让我发现,廊不一定是廊,而是有很多种功能,坐、走、看、交流;假山不仅仅是装饰,还能提供给人别的功能,这些场景带来的潜意识会影响到我的一些设计的思考,比如,门厅不一定只是礼仪性的空间,走廊不一定只是交通空间,甚至窗户除了采光通风,还可能是人跟户外环境交流的窗口。
建筑本身可以具备批判,不一定要有固化的时代的特殊语言符号在其中,而是带有时代特色的,一方面我不认为把设计师思想都呈现就一定是好的,但我也认为应该在平衡上要做一点点倾斜,倾斜我们自己的认知。所以我的每一个设计都尽量让“我”既是其他各方,又是一个旁观者,希望对每个项目带来一些自己的理性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巧妙植入,毕竟一点变化也是变化。
朱家角珠里尚院
从事地产项目这么多年,大家都觉得中国的住宅小区好像千篇一律的,但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公共设施的配套设计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在小区规划里,20年前没有任何人会注意大堂如何设计,如今却已经细化到人的动线、车的动线和气候因素,这些观念和考虑通过一代一代而改变。
建筑师应该允许通过自身的思考给出一个值得期待或可进步的空间,即使对于当代有些问题未必能解答,但把问题解决的可能往前推演助力了一步。这很重要,也许恰恰是那一点批判性的出现可以让建筑师的自我在建筑或设计中体现出价值。
含混的魅力,从住区发展成为社区
我的专项一直是做被称为城市背景的住区类建筑,很完整地参与到了中国住宅的整个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一些变化。
住区,顾名思义以住为主,住区功能这么多年的变化就是从宏观到特定群体,而大部分类型还没发生从住区到社区的变化。
海口绿城桃李春风邻里中心
生活居住空间本身,原来基本居住功能的睡觉、吃饭、客厅交流等若干空间都是合一的,现在这些空间慢慢分离出来,分为主卧、次卧,儿童房、老人房,公共空间除客厅外还有第二客厅,餐厅也会分为一个早餐厅,一个日常餐厅,厨房进一步细分为中厨、西厨等,针对不同人的不同诉求进行功能划分。
空间功能虽然细分却会追求一些变化,对于空间本身灵活性的细节在设计里就已展开。尤其是家庭里的公共空间,客厅、餐厅、厨房都逐渐成为更好的公共空间的,使得家庭成员产生更多互动,这些变化更符合现在的居住形态。
社区公共空间也在发生变化,很多小区在景观设计时会考虑爱狗人群的交流区域以及小狗玩耍区域。这些变化产生是由于住区功能逐渐完善,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作为群居动物的人所生发出的其他需要。这些可交流空间、特定人群空间的创建,使得住区逐渐增加社区属性,提供更多交流可能性空间,从基本功能转换到更社会化。
海口绿城桃李春风邻里中心
现在所有社区都有政府指标规范要求的配套,配套做为整个社区更重要的一部分,应该进行更好的设计,考虑将来怎么去使用公共属性的空间。比如很典型的新产生的功能需求,“四点半学堂”,小孩下午四点放学后可以在这个空间上课、交流、玩耍;社区会客厅,居民可以在公共客厅举办更多的活动,比如开大的party,这些公共空间可以更全方位满足人们的需求。
海口绿城桃李春风邻里中心
基于这些观察与思考,我们在设计时更倾向于做功能混合。实际上有很多好的规划无法自发形成,我个人认为是因为过度设计,把功能分得过于清晰从而丧失了新的可能性,而唯有功能混合才能造成可能性。
这涉及到边界的概念,多方位涉猎的各种因素诱发了最后的设计,含混状态就代表边界开始不那么清晰,交互可能性更多,跨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我们会有意识地在入口设置配套的商业,把商业和住宅结合而不是简单隔开,适度混合可以为社区的人创造好的交流空间,形成好的社区归属感。
有些商务区规划的功能太整齐划一,商务办公与商业聚合体,白天车水马龙,但由于周边没有居民,晚上几乎没有人,这无法称其为社区,纯粹商业功能之外缺少住区功能,如果增加住区就会变成社区。
有时候政府最初规划一个地块时,比较清晰地把它定义成商务区,但如果是纯粹的商务区,住宅都在片区外围,规划设计往往会忽略人的需求,片区是时段性的,白天有人晚上没人,这应该是城市发展最典型的弊端之一。
海口绿城桃李春风邻里中心
住区的存在使得边界含混,功能含混,也会让区域焕发更大活力,这是属于城市自己的更新。
因为人聚集到一定程度,一些诉求自然会被相关部门关注,就像北京的住区范围大而广的天通苑,人群集聚到一定程度,区域实现更新产生商务、商业等各种业态。但,这不是理想状态。对设计师来讲,能观察到和预感到这个过程,在设计的时候,哪怕只是干预一点,也能表达自己的设计态度,既然已经知道社区过于单纯的功能将来会出现若干问题,就一定要尽量避免问题出现,主动尝试改变这种状态。
无意识行为,激活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
住区跟城市的关系密切,城市可谓大的底板,住区是其间小小的组团,它们之间的关联在变化的过程中产生。
中核科创园
从实践中我经常观察和思考城市规划的一些现象,中国很多城市有规划,但很多城市焦点是开发商主导,而不是政府规划,有些建设和规划甚至都是无意识的。
造城过程中,地产商无意识贡献了一些自己的力量,在5年甚至10年前的中国开发阶段,由于开发量足够大,每一个楼盘基本以30万平米计,一个楼盘动辄3000户,居住人口1万,两三个楼盘,就能达到3万人,这基本就形成了一个小城市。这些小区之间形成的公共界面,就是城市未来的公共空间。
中核科创园
组团最近几年才出现,一个组团差不多5万平米,我们要重新思考如何把5万平米的地做成一个跟城市有良好关系的组团,同时规划出有价值的公共空间。其实有的公共空间是大众自发形成的,这些空间是灵活的,开发商无法规划这些场地,只是在设计中出于多种考虑产生一些退让,从而产生了一些可以活动的空间。
自发形成空间很有价值,如果当初有更好的规划设计,基于现有的基础做主动设计可能会效果更好。住区跟城市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以规划视野介入,以更理想的状态呈现给民众和给城市的公共生活。
南京东路街道爱民弄微更新
即使上海这类一线城市的街道空间也会因为行政命令或其他原因导致街道本身失去活力和张力,甚至有一些看起来衰败的街道如果基本要素在的话,要复活和重新启动的可能性也很大,这些街道潜力巨大,辅助一点设计的改动或城市更新就会变成非常有活力的街区。
南京东路街道爱民弄微更新
我一直比较关注城市更新,观察新城的大批量型住区中心怎么形成,甚至亲身参与到这一过程。有的街道从最初的冷清到几年后成为区域核心也是有原因的,或许几个小区的出入口靠着它,并在街道入口处不约而同留出斜街。这些无意识的行为背后遵循了一定的商业街摆布逻辑。
南京东路街道爱民弄微更新
城市活力、建筑本身所创造的商业活力可能是城市本身变化过程中,大量需求引发的,可能街道人流量大也可能因为全是小食店或者刚好地铁口通道在这里就无意识的诞生了。有意识地规划有时反而无法带来活力,无意识布局反倒产生了活力。
南京东路街道爱民弄微更新
变化中吸取经验,才能找到设计的支撑点
不管什么样形态下的文化背景或社会结构,对人的关注是最重要的因素。作为设计主体,要通过设计来完成人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空间,设计师眼中人的变化决定了造出来的房子是什么样。
西安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观察自我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观察客户能发现更多问题。对我来说,客户包括两类,居住空间的使用者以及直接甲方。《乌合之众》这本书表达了一个观点:人,尤其群体的人很容易形成盲从于群体的意识。
我观察第一类客户,从本质上来讲,他们的变化更多是受外部信息或社会的心理投射,认知方式更多。在四线城市开展项目的时候,甲方通常会提出说我们的设计可能适用于一线城市未必适用于四线城市。
西安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我认为不用界定一定要做过于在地的设计。实际上,四线城市老百姓的认知跟一线城市差距没有那么大,比如电视剧里面呈现的豪宅生活,观众也能感受得很真切,各类商品借助电商平台可以在全世界看到和购买到,社会信息是十分对等的。
西安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如果信息有个培养皿,培养的周期在缩短。现代人群的心理变化会受各方面信息的引导,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在与这个世界共处中寻找合适的位置。就我个人而言,我习惯在观察变化之中吸取经验,寻找做设计的支撑点。我不给自己设定设计的风格化以及取向,更多是现有经验的叠加之后的延续。
成都锦江区东大街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我始终认为,走路过程本身很重要,你慢慢会发现自己的特点和擅长,通过主动参与到市场规律的浪潮之中找到方向,可以说,我对于自己的设计工作始终在追求一个可变化的思考过程,通过每一点创新去实现产品不同的自身价值。
我经常跟同事说,如果在每一个项目上坚持微创新,每一个微创新附着10个项目,以中国现有的开发量,两三年就能实现10个项目,这就能叠加成很大的创新,不一定要短期内把一个项目突破到什么程度,从旁观者的角度,我认为追求极致的创新和过于主观的表达一定会在各方产生更大反弹,甚至带来更大困难,以退为进的方式或许能产生更高的效率。
北京•朝阳区孙河乡项目商业设计方案
作为设计师,需要的不是一次两次创新上彻底突破,而是更多带着突破想法一点点去实现,如今四十不惑,我始终会坚守基于合理逻辑的自身职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