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用工需求旺盛农民工培训却遭遇尴尬
发布者:清松设计 点击次数:36794 时间::2010-06-12“尽管做了大量宣传动员工作,也举办了好几期培训班,但去年仅完成1800名农民工的培训任务,多数农民工未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6月3日上午,翻开2009年培训工作总结,梧州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校长彭亦雄无奈地对记者说。
按照有关法规,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要接受务工常识、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我市唯一具有建筑行业培训资质的机构是梧州市建设培训中心,设在城市建设技工学校。
市住建委有关科室负责人表示,对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进行培训,事关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按照培训课程,参训人员必须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加深其对相关理论、操作规范的认识。
“目前在梧州市区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有2万多人,但接受过培训的不到30%,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就更是凤毛麟角。多数农民工是通过老乡、工友的‘传帮带’踏入建筑行业,虽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但大多缺乏基本技能修养,安全意识也较为淡薄。”彭亦雄说。实际上,我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建筑行业农民工持证上岗管理制度,但每年仅有100人左右经过培训拿到上岗证。持证建筑工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量未经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进入施工一线,给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市场供需缺口巨大,但培训工作始终难引起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关注。为此,记者在新兴二路、西堤路的建筑工地,随机采访了部分农民工,发现他们多数未接受过培训,持有相应资格书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农民工甚至表示,从未了解建筑行业需持证上岗。新兴二路某工地的一位泥水工开玩笑地说:“咱干的是体力活,力气够大就行了,哪用得着参加培训。”另外,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只有建筑公司的合同工才持有证件,而大部分由包工头组织的工人既不签合同,也不持证。
市建设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行业培训主要由企业组织,但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接受培训后未必能为企业所用,所以影响企业送工人培训的积极性。彭亦雄认为,目前在梧州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多数来自市外或区外城市,且是包工头在接到施工业务之后,再组织的施工人员。要让企业或包工头担负工人的培训费用,一方面增加了其负担,另一方面也存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尴尬。另外,建筑单位为了赶工期、农民工对培训的必要性缺乏了解和认识,也影响了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持证农民工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建筑单位只有违规聘请没有持证的工人,这成为建筑行业难以化解的难题。为此,梧州市建筑安装工程联合公司有关负责人建议,由政府组织农民工进行培训,然后再供给给劳务公司,规范合同等劳动用工制度。此外,培训中可适当给予农民工部分补助,调动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市建设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企业的监督,规范建筑企业招工。
据悉,2010年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工作将于七八月份启动,未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均可报名参加。